首页 会员动态 中广核“华龙一号”品牌发布:铸国之重器,亮国家名片
会员动态

中广核“华龙一号”品牌发布:铸国之重器,亮国家名片

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业委员会 浏览 75 次 | 发布时间:2025-09-02

8月29日,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中广核在深圳举办“新质向未来品牌创价值”2025年品牌发布系列活动,通过品牌价值承载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成就,充分展示国之重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和责任担当,以此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,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、伟大抗战精神,传承“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、埋头苦干”特区精神,以品牌价值引领企业进步、促进时代发展,为祖国繁荣昌盛、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国资央企力量。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局长李军,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高立刚出席活动并讲话。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任扈黎光出席活动。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、董事李历主持活动,并传达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品牌建设工作要求。

会上,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宁小平作了品牌推介分享。“华龙一号”由中核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联合研发,体现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均衡、先进性与成熟性的统一,以及能动与非能动的结合,是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。它先后通过欧洲用户要求(EUR)认证和英国通用设计审查(GDA),获国内外发明专利800余项、省部级科技奖26项、中国专利金奖3项,2024年成功入选“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”首批优秀成果。

“华龙一号”核心优势

在技术创新层面,“华龙一号”采用革新性的设计理念与重大技术创新,首创177堆芯设计,堆芯热工安全裕量大于15%,安全停堆地震加速度水平达到0.3g;拥有大自由容积的安全壳,可抵抗大型商用飞机的破坏性撞击,安全性更高;采用单堆布置,能更好实现实体隔离;同时配备独立冗余的安全系列,结合能动与非能动技术,可更好应对事故和内外部灾害;还配备应急柴油发电机、后备柴油发电机等多样化电源,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。此外,“华龙一号”设计寿命达60年,电厂可用率高达90%,且广泛应用先进建造技术,有效提升建造的经济性。

在产业和社会效益层面,单台“华龙一号”机组建设投资约200亿元,可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,带动5400余家企业共同构建我国安全自主可控的核电产业链,全寿期测算能拉动产业链产值达1000亿元。在能源供应与环保方面,单台机组发电功率120万千瓦,可满足中等发达国家近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,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16万吨,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。

“华龙一号”的“硬实力”还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

一是均衡性,“华龙一号”具有突出的安全性、先进性和经济性优势,技术与市场均衡配置,各项指标均满足最高安全标准要求。

二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“华龙一号”从研发之初就立足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堆型,是中国完全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,避免了“卡脖子”风险。

三是成熟性,“华龙一号”充分吸收我国近30年来在核电研发、设计、建设和运营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,采用与我国现有工业体系相适应的成熟设计;示范项目的高质量建成投产及首循环的高端稳定运行,进一步验证了其成熟性,并彰显出投资风险低、投资回报稳定等优势。

未来,中广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,以提高安全性、经济性和先进性为目标,推进技术优化迭代。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中广核以“数字核电”为核心带动转型升级,在建成实体电站的同时,同步建成“数字孪生”电站,实现工程-运营-产业链的高度协同,为工业制造和机组运维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支撑。同时,在推动“华龙一号”批量化建设的过程中,中广核会加大先进建造技术研发应用和易建造性提升力度,通过技术引领和布局优化,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和产业链韧性,以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推进项目综合创优,努力实现“一台机组比一台机组好”。

宁小平表示,当前,“华龙一号”在建在运机组数量位居全球第一,是我国核电批量化建设的主力堆型,也是我国核电“走出去”的主力选择,发展前景广阔。在国家“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”的战略指引下,核能作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优质能源,是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。“华龙一号”作为国家名片、大国重器,将在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供应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、带动产业链升级等多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。

来源:中广核工程